近日,江南(中国)海洋动力与环境研究所师生以《A physical perspective of recurrent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Jiangsu coastal waters, China》为题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发表论文,探究了动力过程对江苏近海长期富营养化的影响,揭示了江苏近海富营养化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成因。论文第一作者为22级博士生陈淑芬,共同作者包括海洋动力与环境研究所的姜龙副教授、程旭华教授和廖光洪教授。
本研究针对江苏省近海陆源输入较少但水质较差的现象开展研究,使用现场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揭示,水体交换能力弱是该海域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果表明,江苏沿海的许多区域(特别是辐射沙洲北部)滞留时间较长,与观测频繁发生富营养化的区域空间上相吻合。该海域夏季的陆地径流较大,但富营养化程度要远远弱于冬季,这与南黄海深水区温度层结的形成以及因此而增强的潮致余流交换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从物理角度阐述了江苏沿海水交换能力弱、易受污染的现象,建立了水体自净能力和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其他低排放、高污染海域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Chen, S., Jiang, L., Cheng, X., Liao, G., & Gerkema, T. A physical perspective of recurrent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Jiangsu coastal waters,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e2022JC019607, doi: https://doi.org/10.1029/2022JC019607
文章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2JC019607
江苏近海余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污染物冲刷效率的影响